2025年5月29日,广州暨南大学药学院内,一场关乎红脚艾产业未来的关键会议——“百千万工程”红脚艾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隆重召开。来自政协、科研机构、医疗机构及龙头企业代表齐聚一堂,共同谋划红脚艾产业的突破路径。作为红脚艾产业的领军企业,博罗县康祥岭南本草科技有限公司与广药集团在会上明确表态:红脚艾产业已迎来历史性机遇,龙头企业将全力推动标准制定、种源保护、临床验证与市场推广,助力广东打造全国红脚艾产业高地!
一、产业突破:从“身份认证”到全链条布局
“红脚艾的身份证问题,是产业发展的第一道门槛。”康祥科技董事长杨燕辉在会议上直言。长期以来,红脚艾虽在岭南民间广泛应用,却因缺乏药材标准、饮片规范,难以进入医疗体系和规模化市场。此次会议达成关键共识:
1. 标准先行:省政协将推动省药监局加速审批红脚艾单页标准,力争10月前发布,解决“合法身份”问题。
2. 种源保护: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团队宣布,已建立红脚艾(南艾蒿)种质资源库,并通过植物工厂技术保障种苗纯正性,杜绝杂交退化风险。
3. 产能保障:康祥公司计划在横河种源基地扩建植物工厂,联合广药集团利用现有饮片资质快速投产,避免重复建设。
广药集团副总经理莫伟强调:“红脚艾的加工能力不是问题,广药已做好生产准备。一旦标准落地,产品可迅速推向市场。”
二、临床验证:打造“怕上火,用红脚艾”品牌
“红脚艾的最大优势是燥性低,适合广东人阴虚易上火的体质。”暨南大学吴孟华教授展示的研究数据显示,红脚艾的挥发油成分更温和,无需陈化三年即可使用,临床副作用显著低于传统艾叶。
省中医院吴倩主任透露,医院将牵头开展“头对头”临床研究,对比红脚艾与市售蕲艾的疗效,重点验证其在皮肤病(如湿疹、赘疣)和风湿痛症中的优势。康祥科技则宣布,已与省中医院合作推进院内制剂开发,首批红脚艾艾条将于10月现场会亮相。
“我们要讲好红脚艾的故事,让‘怕上火,用红脚艾’像王老吉一样深入人心。”杨燕辉表示,企业将联合文旅部门,在罗浮山打造艾灸体验馆,推动“药旅融合”。
三、政企合力:短中长期规划同步推进
博罗县副县长李平在会上明确“三步走”战略:
• 短期(2025年10月):完成标准发布、首批产品展示及临床方案制定。
• 中期(2026年):建立万亩GAP种植基地,推动药械字号、妆字号产品上市。
• 长期(2027年后):申报地理标志,纳入省中医药发展规划,目标产值突破200亿。
省政协马宪民主任特别强调:“龙头企业必须开放合作,避免‘小圈子’思维。红脚艾产业要做大,需政府统筹、科研支撑、企业联动。”
四、企业宣言:扛起产业振兴大旗
作为红脚艾产业的开拓者,康祥科技现场表示:
1. 种源保障:投资建设全国首个红脚艾植物工厂,年育苗能力达5000万株。
2. 产品创新:年内推出艾条、足浴包、艾茶等6款合规产品,覆盖医疗与大健康市场。
3. 联农带农:通过“企业+合作社”模式,带动博罗及粤北地区农户种植,亩均收益超6000元。
“我们不做面子工程,要实实在在让红脚艾成为乡村振兴的‘绿色引擎’!”杨燕辉的发言掷地有声。
结语:岭南艾草,未来可期
会议落幕时,全体参会者在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旗帜下合影留念。这张照片,或许将成为红脚艾产业腾飞的历史注脚——从标准破冰到全链升级,从实验室研究到千亩种植,广东正以龙头企业的担当,书写红脚艾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